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考试作文 考试作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zmhk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1.小学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2.郑州市2014数学四年级秋期北师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目录一样吗

3.四年级上数学学什么

4.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5.广东湛江坡头五合小学四年级数学与英语教材是什么版本?

6.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亿有多大》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所以在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xx年19xx年19xx年

        20xx年18xx年20xx年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xx年()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2

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说教学理念

        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说学法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成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特征——运用知识五块内容,

        在激趣导入部分:通过今年奥运会的知识进行激发学生兴趣,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来直接引入“折线统计图”。

        在探究新知部分:复习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了解统计图的制作过程,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和根据变化趋势预测下一届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量。

        在实践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乐乐的体温统计表:让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除了能读懂图外,还初步理解倾斜角度是决定了数量的增减幅度。从而总结特点:

        先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异同点的对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不同点来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线段上升——数量增加,下降——减少,倾斜角度——增减幅度,从而引出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清晰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最后,在运用环节,设计了三个练习内容:

        一是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并简单分析数量的变化(股票图、心电图)。

        二是用江南车城两个销售员的的统计图来选择进修的名额,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三是比较两个内容,从而来选择哪一个内容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主要是为进一步进一步突出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

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体现了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这节课,我认为学生动手了,但小组合作,讨论得还不够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3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五、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火柴盒、电脑课件。

六、教学流程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我从复习平面图形入手,然后认识立体图形,进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清长方形和长方体的概念,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来具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让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集合图形表示它们的关系。

        在创新应用上,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实际进行测量。通过做一做,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又教给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

郑州市2014数学四年级秋期北师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目录一样吗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第四课时:已有基础:1、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3、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难点:

       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P34/例1(乘法交换律) 例2(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第十课时:教学内容: 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小数的性质 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的: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教学重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五单元 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六单元 统计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第四课时教学要求: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指导思想: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六、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七、教学进度安排:

       四则运算----------------------8课时

       位置与方向--------------------6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4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

       三角形------------------------8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统计--------------------------4课时

       数学广角----------------------4课时

       总复习------------------------4课

四年级上数学学什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2. 数的产生 3.十进制计数法 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5.计算工具的认识 6.用计算器计算 7.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 射线和角(一) 1.1 角的度量 1.2 角的分类 1.3 画角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一)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 3. 整理和复习 第六单元 统计 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 第八单元总复习 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乘和除法(二) 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 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 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目录

       上册 第一章 认识更大的数 第二章 线与角 走进大自热 第三章 乘法 第四章 图形的变换 第五章 除法 第六章 方向与位置 第七章 生活中的负数 第八章 统计 总复习

       下册第一章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章 认识图形 数图形中的学问 第三章 小数乘法 第四章 观察物体 第五章 小树除法 第六章 游戏公平 第七章 认识方程 图形中的规律 总复习

       第一单元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问题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哪些是重点 嘻嘻,在近几年教材一直在刷不重要的,留下的相对重要的,你是人教版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 位 顺 序 表

        数 级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 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 边 )。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对顶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3、1平角=2直角。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 >

        问题二:请问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重点是什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统计,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难点。

        大数的认识,两位数的乘、除法,角度的认识,是重点。

        问题三:小学数学四年级有哪些课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

        1 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

        7 数学广角

        四年级下册

        1 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小管家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1. 认识更大的数

        2. 线与角

        3. 走进大自然

        4. 乘法

        5. 整理与复习(一)

        6. 图形的变换

        7. 除法

        8. 方向与位置

        9. 生活中的负数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统计

        12. 数据告诉我

        四年级下册

        1.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 认识图形

        3. 小数乘法

        4. 数图形中的学问

        5. 整理与复习(一)

        6. 观察物体

        7. 小数除法

        8. *** 奥运

        9. 游戏公平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方程

        12. 图形中的规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除法》

        第二单元《角》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十单元《认数》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乘法》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第三单元《三角形》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六单元《找规律》

        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十二单元《统计》

        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问题四: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有哪些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我们终身受益。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供同学们参考: 1、 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 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上课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4、 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大家交流。因此,我们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5、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6、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7、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8、 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9、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10、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

        问题五:四年级学生学好数学要具备哪些能力? 10分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学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思想,孩子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老师和家长要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符号表达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卓越万蝶教育的老师告诉我的。

        问题六: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选什么课好 按自己擅长内容,有实在东西的章节。

广东湛江坡头五合小学四年级数学与英语教材是什么版本?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教材解析: 例1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通过分彩旗情景引出算式,然后呈现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材呈现了两种口算方法。例2教学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重点是迁移例1掌握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

        3.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题卡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给小动物找家,快速口算

        设计意图: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帮助学生回忆口算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老师手里有80个气球,每个同学分两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提问:谁能列式,并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80÷2=40(个)

        因为2×40=80

        所以80÷2=40

        提问:谁还有不同方法?

        预设:8÷2=4 80÷2=40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8里面有4个2,所以80里面有4个2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探索方法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读题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提问:谁能列式?

        预设: 80÷20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预设:因为80里有几个20,就可以分给几个班, 所以用除法计算。

        提问:看着道题与80÷2有什么不同?

        预设:除数是整十数

        谈话:这道题又该怎么口算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板书)

        2.活动:80÷20怎么口算,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指明汇报:

        预设1:因为20×4=80 所以80÷20=4

        预设2: 因为4个20是80,所以所以80÷20=4

        谈话:我们可以借助小棒图来理解,这里有80根小棒,代表80面彩旗,20根为一份,80里面有4个20,所以80除以20等于4.

        4.指明说一说,同桌再说一说。

        提问:还有不同方法吗?

        预设:因为8÷2=4 所以80÷20=4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把80看作几个十?那20呢?

        预设: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

        指名再说

        总结:在解决这道口算时,有的同学用到了相乘法算除法,有的同学结合除法的意义来口算,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口算。由于这道题是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写上答。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自主总结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

        5.同学们利用了以前学习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这就叫学以致用,那这两道估算题目你能够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估算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预设: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

        2.83÷20≈ 80÷19≈

        预设:83看成80 ,19看成20

        6.同学们说的'很准确,能总结一下这类题的估算方法吗?

        预设:两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求出结果。

        (三)自主探究

        谈话: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如果把数据增大用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你还会算吗?请你尝试解决学习单上的题目。

        1. 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板书

        3. 集体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和除法估算,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

        问题,了不起,这句话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借助所学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迁移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书中做一做,计算接龙

        2.书后72页第1题

        3.书后72页第3题

        4. .书后72页第7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五、总结

        数学小史

板书:

        口算除法

        80÷2=4 80÷20=4 (个) 150÷30=5(个)

        83÷20≈4 122 ÷30 ≈4

        80 ÷19≈4 120÷28≈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亿有多大》教案

       数学是人教版;英语也是人教版。根据查询广东教育局官方网站得知,截止2023年7月19日湛江坡头五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是人教版,英语教材也是人教版,湛江市坡头五合小学成立于2021年,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承担小学教育工作。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人教版新教材料小学四年级数学 第七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让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

       师引导出设计方案

       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4、学生分组计算

       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克重,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呢?

       (学生计算)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大家都知道今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你们知道胡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科学发展观啊?

       (我们国家虽然人多,但是人多也人多的害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的能源多)

       2、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刻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反馈,指名读得数。

       (3)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学生说出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2、排一排。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取整米数)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的测量数据列表格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谈话: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饶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如果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个数位,就要把米换成千米来算。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五、说一说

       在小组里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

       (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

       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关1亿的问题,设计方案写出来吗?

       一亿张纸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亿枚硬币的重量比成年的蓝鲸3头还多4倍;一亿粒大米,可让3.5万人填饱肚子;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3圈半;一亿是个不小的数字!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树木2500棵!而且这些树木必须年龄在50—60年!但这些筷子的用处并不大,只是为了用餐。餐后,它便没有用了!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正因为这样,鸟儿没有了家。

        每秒钟浪费一滴水,那么一个月将要浪费1219200滴。每年将流失4亿多滴水!正因为这样,鱼儿没有了家。

        这些都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正因为那些不懂文化,小时没有上过学的人。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如果他们有学习的机会,知道保护环境,懂得更多的知识,就不会这样了!

        将来,人类到底会是怎样的,这必须靠人类环保,改进了。

        来吧!来吧!让我们环保,让我们改进吧!

       下册数学全册课程标准解读

        一、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册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因为: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ealth/shi/58900.htm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